Banner
重温淮海战役支前故事:群众路线永远不过时
发布时间:2021-04-06 09:37:40   作者:党委宣传部

  新华社南京6月30日电(记者朱婉君、凌军辉)年近九十的魏玉华,跟许多革命年代出生的人一样,说不出自己的生日,有时也想不起几十年前亲历的苦难和荣耀。但她清楚地记得,68年前与村民一起支援淮海战役前线时热火朝天的景象。

  “俺一说要去支援前线,村民都来领任务,家家生活困难,但分配任务时没有一个提意见,因为大家都欢喜解放军。”魏玉华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她圆圆的脸上始终挂着微笑。

  1947年,魏玉华当上江苏沭阳县王刘村村长。一年后的冬天,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战役爆发。热心的她组织2000多名村民碾米磨面、赶做军鞋,用小推车装上四、五个麻袋,冒着枪林弹雨,一趟一趟地推着往前线送。

  老人的话语将记者带回人民解放军以60万大军战胜国民党80万人马的那段激情岁月。

  在那66个昼夜的战火中,543万群众奋勇支前,平均一名解放军身后就有9名普通百姓“护航”。男女老少齐上阵,给解放军送军粮、送衣被、送武器、运伤员,仅小推车就动员了88万辆,能从南京到北京排成两行。

  如今,位于徐州凤凰山东麓上的淮海战役纪念馆,特地规划出人民支前展厅,里面的512件文物、照片等见证了广大群众支前行动中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故事。

  记者在展厅一处看到,并非稀罕物品的“民工三件宝”——狗皮、蓑衣、葫芦瓢,记录着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狗皮取暖,但大多都被铺在了伤员的身下;葫芦瓢用来吃饭喝水,但大多都给难以行路的伤员接过大小便;蓑衣防风防雨防雪,但大多被盖在了伤员身上。

  纪念馆编研文保处处长贾萍说,为了挖掘更多珍贵的红色记忆,工作人员从两年前开始对淮海战役亲历者进行抢救性采访,至今已采访200多人。在做口述史之初,她一直充满好奇——中国共产党何以得到百姓如此拥护?

  将散落田间的老百姓变成民工队伍,靠的是党的凝聚力。“在调研和采访中我们发现,当时的中国共产党纪律严明,对百姓态度友好。党的性质和作风让百姓有公平、幸福的感受,看得到进步的力量,百姓才会相信,跟着党,有奔头。”贾萍说。

  在魏玉华看来,百姓跟党亲,是因为党时时处处为百姓做榜样、谋出路。“没有当兵的受苦,哪来今天的生活”。

  在她的记忆中,战争年代的解放军跟老百姓亲如家人,村子里的解放军经常主动帮助百姓干农活、收拾院子,当百姓从锅里给他们拿大饼、红芋时,他们总说不要。

  “部队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吃人东西,不拿人东西,给了钱才肯要。”老人提高嗓子说。

  纪念馆馆长蒋越锋认为,用淮海战役中“小推车”精神来进行群众路线教育很有必要,这对于如今党的各级干部把党的政策变为自身和群众的行动、加强党的思想和作风建设,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历史证明,党要密切联系群众,群众路线永远不过时。”蒋越锋说。

版权归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党委宣传部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