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到这里居住,我感到很安心、很幸福,家人也特别放心!”刚刚过去的清明小长假,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国际交流学院青年教师张婷婷和20多位同事一起乔迁新居,入住曹路大居华彩新苑小区里的教师公寓。
三室一厅的敞亮新居,配齐定制版家电家具,租金实惠还有管家服务,距离学校20分钟地铁可达……这一切都让二工大的“青椒”们(青年教师的昵称)很惊喜。而这间“过渡房”,正是二工大党史学习教育为群众办实事的生动实践。
上海租房成本高、选择余地少,近年来已成为限制高校教师来沪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入职后,自己住哪里?这是每一名青年教师都会面临的、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二工大后勤保障处处长李琦明透露,该校1102名教师中,入职不久的青年教师占了一定比例。他们大多单身,暂时没有购置房产,独自租房则压力较大。
在党史学习过程中,二工大党委和校方多次讨论,最终决定借助社会力量,以企业牵头、政府搭台、学校参与的方式,盘活校内现有资源,积极探索构建人才公寓新生态模式,破解这一关系到青年教师幸福感的现实难题。
二工大人事处、后勤保障处等部门积极与曹路镇政府、中国建设银行沟通协商,争取到了在曹路大居华彩新苑小区内建设教师公寓。这些教师公寓均为三室一厅一卫一厨的房型,每位教师都有独立卧室,校方重新粉刷了墙面,并配齐了品牌家电。考虑到居住稳定性和舒适度,校方尽量将学术背景相似的教师安排在一套公寓中。
“有了稳定的工作,再有一个温馨舒适的小窝,是我们青年教师内心最迫切的愿望。”人事处青年教职工彭玉立特别满意公寓的硬件配置:空调、洗衣机、冰箱都是新的,公共区域的厨房则给老师提供了大展厨艺、交流感情的机会。她认为,公寓房屋管家及时对教师反馈的问题进行处理,生活质量得到了提升。
“学校真的很贴心,比我自己考虑得还要周到!”张婷婷博士毕业后,于去年7月入职二工大,此前一直住在校方提供的川沙庙行地区的宿舍里。虽硬件条件也不错,但往返学校要花近3个小时。如今搬到曹路的教师公寓,上班路程缩短到了半小时内,大大方便了通勤。此外,“新家”的细节也让她的幸福感爆棚:每个卧室都特意配备了书架和带有抽屉的书桌,备课学习都非常方便。且楼上楼下都有自己的同事,也让这位单身女孩更有安全感。
据透露,因为享受到学校的住房补贴和租金优惠政策,二工大青年教师只需每月支付数百元的住宿费即可入住教师公寓。这一价格远低于周边租房的市场价,对于事业刚起步的青年教师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
“只要教师有需求,校方都会妥善安排住宿。”李琦明介绍,二工大目前已形成自有房、租赁房、公租房、第三方租售服务相结合的教师公寓租住系统,可满足教师长期居住的多样化需求。其中,杨思教师公寓和此次新增的80套华彩新苑小区房源,均为过渡性公寓,可以有效缓解青年教师过渡住房紧张问题,也为学校吸引高素质人才提供保障。同时,其房源管理服务企业“唐巢”还面向教师,以同样的品质提供长租及购买中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