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4日上午,在经管学院党委书记顾贤凯老师的带领之下,国商税收党支部成员来到了陈望道旧居,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陈望道旧居也称《共产党宣言》展示馆,位于国福路51号是复旦大学老校长陈望道工作生活的地方。旧居是一幢三层楼西班牙建筑风格的房屋,于2018年4月修缮完成。馆内树立着青年陈望道先生在翻译《共产党宣言》时棕子沾墨汁的形象雕塑。龙柏树下,六块书本样的石碑记录着望老的名言佳句。这座旧居记录了望老1956年至1977年间,在复旦大学的生活与工作经历。
老师们怀着敬仰的心情,走进展馆,听取了解说员详细的介绍。展馆一楼分五个展室,展示了《共产党宣言》的诞生,陈望道先生翻译的第一本中译本《共产党宣言》的巨大影响和作用以及陈望道的日常生活等场景。在一楼的第三展厅里,屏幕上播放着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对干部们讲述青年陈望道专心致志、忘我翻译《共产党宣言》,将墨水误当红糖水,蘸着墨汁吃下母亲送来的粽子,这个“真理的味道真甜”的故事。第四展室是一个小房间,模拟出版第一个中译本《共产党宣言》的印刷所,第五展示室则陈列着陈望道先生身前工作用过的物品,其中有一个公文包很旧很旧,可见其工作认真,虽有着崇高声望生活却很简朴。全体支部成员在顾贤凯书记的带领下,重温入党誓词,在党旗下再次作出庄严承诺。
沿着褐红色楼梯拾级而上,到了小楼第二层,这里原来是陈望道先生生活起居之处,现在集中展示了先生的藏书、手札和许多珍贵的历史档案。先生的书房虽不能进入,但在门口可以看到望老的雕像栩栩如生,正坐在桌前奋笔疾书,再现了先生治学严谨认真的态度。另一间房,展示了陈望道先生的生平年表,“红版”(封面马克思像红色)的《共产党宣言》以及陈老著作《修辞学发凡》,《三毛流浪记》的作者、画家张乐平给陈望道先生画的素描。三楼是藏书室,复旦大学图书馆落成后,陈望道先生向图书馆捐献了2400多册图书。

最后,老师们来到一楼东侧的大草坪,在陈望道先生的雕塑前,国商税收支部书记秦宝燕老师给支部成员们上了一次声情并茂的党课。秦老师深情回忆了在复旦求学的岁月,以及望老的革命精神对自己的鼓舞和激励。
以史为鉴,资政育人。注重从党的发展历史中吸取智慧和力量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这既是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做好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有效途径。作为高校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中,要将党史内容有机融合到教育教学中去,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培养更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支部成员也纷纷表示,党史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实践史,作为党员教师,应当认真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提高育德能力,将党史学习教育贯穿育人全过程。今后,支部成员将会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精神血脉,以实际行动共迎建党百年。